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二十三章 聖祖臨 (2)

關燈
孫見面,親熱非常,趙恒被賜坐,與神仙們暢談人生,好一會兒,神仙們才騰空而去。

天大亮了,趙恒把這一切生動詳細地講解給匆忙趕到的宰相、樞密,以及各位有職使的大太監們聽。於是大家一起稱頌,這是自有人類以來都沒有過的天大幸事啊。陛下,您真的是洪福齊天,智勇雙全,聯想豐富,實在操蛋……當然這也不是您的錯,誰讓您竟然是神仙的種子呢?

接下來就是全國聯歡,人人有獎,包括監獄裏的囚犯。宋朝的官員們更加是工資上漲,待遇加倍,而且連普通老百姓都得到了實惠,他們的農業稅被大幅度減免。

好了,到此稍微做一下總結。對比一下唐、宋,誰高誰低已經一目了然。同樣都是皇帝,同樣都是老祖宗,唐朝的“玄元皇帝”就算再高大,可誰都知道那是等同於強迫老君,人家李耳沒有親口答應!

可宋朝就不同了,誰能親眼目睹自己遠古時的祖先呢?並且還喝茶聊天,一談就是整個大早晨?並且更重要的是,“趙玄朗”在談話中透露了一個超級震撼的消息,那就是趙家的出身要比李家高大一萬倍!

“趙玄朗”曾三次下凡,最近的一次在五代後唐(就是這次生了趙家人),最早的一次是人皇九人中的一個,是所有趙姓人的共同祖先;而第二次就神聖無比,因為他那時竟然是軒轅皇帝,也就是黃帝!那是九州萬民,連同匈奴、鮮卑等異族都一體認同的共主先人!

震暈了,徹底震暈了……這下子已經沒有任何牌位能再超過趙恒,真正的空前絕後,再無來者,除非還有誰敢宣稱他的直系祖宗就是最原始的生命體盤古。

至此造神行動是不是可以圓滿結束了?不,如果這就完了,宋朝那麽大的文化名聲就顏面無存了。事情還要做得更完美,更貼切,要把宋朝前兩代的君主都拉進來,讓他們曾經發生過的往事也都自然流暢地歸納到神異事件裏,那才叫大功告成。

話說宋朝大內庫房的最深處,珍而重之地存放著一塊不起眼的黑石頭。但是它的待遇卻要比最珍貴的寶石都要隆重,因為它意義非凡。

它來自公元九八二年,宋太平興國七年,也就是趙光義做皇帝的時候。由一個舒州懷寧縣的普通百姓叫柯萼的人進貢京城。據他說,是他閉門家中坐,突然和尚找上門,約他進萬歲山取寶。進山後,在一棵古松下他挖出了這塊黑石頭,上面有字:“志公記:吾觀四五朝後,次丙子年,趙號二十一帝,敬蘸潛山九天司命真君,社稷永安。”

然後該和尚突然憑空消失。

趙光義一見大喜。“志公”,這是南北朝時的一位傳奇僧人,預言極準,基本上百發百中。他竟然在數百年前就預言了宋朝會有二十一個皇帝,這是多麽大的驚喜。於是他命令舒州建司命真君祠,命名為“靈仙觀”。然後收藏這塊黑石頭,等到有一天宋朝只有十八個皇帝時,好去陰間找志公算賬……

但是這就留下了一處疏漏,或者說是硬傷,因為石頭上所寫的“九天司命真君”是誰啊?沒說清楚,可還得“敬蘸”呢,該辦的事不辦,小心老天爺會反悔的!

於是無所不能的趙恒把前因後果有機結合,來了個靈異事件大拼盤。但是仍然別急,其中還要再加進去一個重要的“佐料”——神漢“大將軍”王中正,才算功德圓滿,色香俱全。

王中正,平民,本名王捷,生在福建汀州長汀縣。年輕時經商在江西南康軍星子縣(今屬江西省)遇到了一個姓趙的道士。教他燒汞煉金、秘制草藥的異術。臨別時給他一把帶環的寶劍以及一個盛有文書的寶盒,要他交給當朝皇帝。

至此王捷的人生就變成了上訪——皇帝不見客——鬧事——被發配充軍——逃跑、再去京城——再被抓(這回狠,要砍頭了)——突遇貴人的瘋狂經歷。

貴人名叫謝德權,通過他以及大太監劉承矽,王捷才找到了門路去見趙恒——敲登聞鼓。從此逃犯王捷不見了,取而代之的是州級參軍王中正。

不知道那本寶盒裏的文書究竟寫了什麽,他平步青雲,一路直上,最後的官職竟然達到了右神武大將軍、康州團練使,與楊延昭等邊關宿將同級。並且在公元一〇一六年他死的時候,追贈他為“節度使”,還在景靈宮裏為他塑像,這更是那些傻大兵們做夢都得不到的殊榮!

這都與那個教他“道術”的那個人有關——該道士姓趙……以上兩大傳說結合,再加上趙恒前幾天做的夢,就讓趙玄朗與趙道士還有那塊瘋狂的黑石頭聯系到了一起。趙道士就變成了趙玄朗,趙玄朗就變成了“九天司命真君”,黑石頭也有了正規的官名,叫“神告帝統石”。

如何,系統完整縝密,前後銜接順暢,讓宋朝的神授血統從此有理論有依據,可以說在歷朝歷代的造神運動中立於不敗之地。但這仍然只是個開頭。

重頭戲在半年之後上演,公元一〇一三年的十一月六日,宋大中祥符六年十月十一日,偉大的從所未見的超級燒錢的玉清昭應宮終於建成了。此宮在存留人間的有限日子裏,被宋人心情覆雜地謳歌,其中親眼見過它的人曾這樣寫道:“……宮宏大瑰麗,不可名似。遠而望之,但見碧瓦淩空,聳耀京國。每曦光上浮,翠彩照射,則不可正視。其中諸天殿外,二十八宿亦各一殿。梗楠杞梓,搜窮山谷,璇題金榜,不能殫紀……冠古今之壯麗矣!”

有沒有誇大?不好說,但時代進步了,工藝在發展,秦朝的阿房宮、漢朝的建章宮在起步上就相形見絀,而且玉清昭應宮在建造中窮奢極侈,只要稍微有一點點的不完美處,就會把整座已經建好的房子全部拆毀重來,絲毫不肯妥協,從施工精神上就十全十美。

更絕的是全國一盤棋,它也只不過是個裝東西的盒子而已。時間拿捏得極其準確,這邊房子蓋好,另一邊建安軍(今江蘇儀征)也把玉皇、聖祖、宋太祖、宋太宗的銅像鑄好,趙恒命令丁謂、李宗諤等人用四條大船把銅像運抵京城,良辰吉日,舉國歡慶,恭迎四位神仙進駐新家……

以上就是繼“天書降”之後的“聖祖臨”的全景實錄回放,應該說從計劃到實施都極度的完美無缺,但是打住,沒有最好只是更好,以上行動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程度還只是個學前班。

因為你只實踐了,還沒有總結,必須得要升華一些,再來些形而上的,才能算是上檔次夠品味。

到最後,這些都要融入到宗教之中去。這是個奇異又溫暖的大家庭,就算是現代人,一樣都需要它的心靈撫慰。

首當其沖是道教。這是有歷史根源的,從唐朝起,道教就像是李氏的家廟一樣受尊崇,別看著那時候各位大和尚玩了命地長途旅游,到印度留學,或者過海到倭國傳經,那都是逼的。不這樣,佛教根本沒有發展的可能。

但是道教隨著唐朝的覆沒而衰落,講究白日飛升、肉體成聖的道教,成功率實在是太低了。而佛教宣稱肉體只是臭皮囊,要修煉心性,只要“開悟”就可以萬事無憂,這是多麽的平民化和可操作啊。所以在五代十一國這樣惡劣的環境下,佛教反而大肆昌盛,把道教給比下去了。

到了宋朝初年,道教只能縮在四川和江西一小片地域,真切地面臨了生存危機。可是別忙,只有民族的,才是世界的。外來的和尚們就算再會念經,比如說想盡了各種方法,一定要和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拉上關系,硬說太祖陛下曾經在他們弟子開的菜園子裏偷吃過大白菜都沒用。

趙匡胤、趙光義兄弟二人都對和尚不感冒,這是不爭的事實。

趙匡胤當年曾在佛像前問當時的名僧讚寧:“朕該拜嗎?”似乎問得有些多餘,在趙匡胤之前,中國有過無數的皇帝向佛像下拜,你算老幾?敢說不拜?

但讚寧的回答卻是:“如來是過去佛,您是現在佛。現在佛不拜過去佛。”

趙匡胤哈哈一笑,就此一揖了事。

算讚寧識相,就在不久前,宋朝大雨不止,趙匡胤曾經派人到龍門廣化寺無畏三藏塔前對佛宣言——如果雨再不停,定拆此塔!

並且在他一次戰勝回京時,全城百姓都出城迎接,一個叫輝文的和尚卻置之不理,帶著女人喝酒。趙匡胤勃然大怒,把輝文活生生打死,並且把一寺僧人都痛打一頓,然後發配流放。

這就是太祖陛下對和尚們的態度。可是世道變好之後,和尚們卻對趙匡胤不爽了起來,因為佛教的祖訓就是“沙門不拜王”。除了釋迦牟尼之外,不敬任何世間凡人。一個小小的趙匡胤,真是狂妄的匹夫!

可是在緊接著的趙光義一朝,這些人就加倍地老實了起來。

趙光義是不輕易發火的,而且和藹可親,萬事都有商量。於是當時有個和尚找到他,說希望為佛祖蓋一宏大廟堂,落成之日,他願焚身以報。

趙光義看看他,行,同意了,只是派了工程隊幹活兒的同時,吩咐負責人說:“記著,‘事了’才可回報。”然後開工、建成。建成之日,負責人在廟前點了一把大火,來,請你焚身!

該和尚嚇傻了,超強的想象力也只想出了一句緩兵之計:“請讓我回京城,到皇上面前再焚吧……”負責人理都不理,直接扔和尚進火坑,然後回京報告:“臣‘事已了’”。君臣相視一笑,各自默契於心。

但萬能的和尚們不這麽講,他們能列出一連串的名單條目來證明宋太祖、太宗兄弟對佛教的重視和友善。比如說哪些年造了多少廟、剃度了多少僧侶,比那個萬惡的滅佛魔王柴榮強一萬倍還不止,趙氏兄弟完全是佛祖轉世,是佛教的親人……可只要跟宋朝修的道觀、整理的經書數量等一對比,立即就會知道當時的主流到底是哪一邊。

尤其是到了趙恒的時候,他一邊強調“儒、釋、道”三教並行,不分厚薄,一方面卻在“聖祖臨”之後,在公元一〇一三年八月二十八日,大中祥符六年七月十九日,親自到亳州(今安徽亳縣,相傳老子誕生地)去祭奠道祖、玄元陛下,加尊號為“太君混元上德皇帝”。緊跟著再把天上的神仙來了個排排座,把老子的位置從最高等降了下來。

中國本地神仙系統的最強者變成了“太上開天執符禦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”,也就是玉皇大帝,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這個名號。趙恒對於道教的貢獻可以說是創造性的。

事情截止到這裏,已經過去了整整近十年。一代新人已經悄然成長,當年風華正茂的已經開始老化,一些人甚至死亡。澶淵之盟變得像是久遠以前的模糊記憶,新的歷史時刻就要來臨。這十年中,宋朝的政治、經濟等國家大事也都有著覆雜、精密的演變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